PU發泡模具的生產流程?
模具做好后,就進入了PU制品成型的出產流程,這也是PU發泡模具出產的中心部分.詳細程序論說如下: PU發泡機設備廠家|PU裝修建材資料廠家|PU發泡模具資料批發|發泡模具資料廠家
噴 蠟;上木塊;模具預備;清模;清模;打針;合模;取部件;注塑機,砂修, 底涂, 面涂, 制品.
1、清洗。根除新模具表面上的毛刺(修補小氣孔),擦凈模具表面上的塵土,噴涂專用脫模劑。并在模具上嵌上一些小木頭、棒槌或鋼筋,用于PU制品與其他部件的連接及增強PU的結構力度。
2、打針。首要依據客戶的要求或產品本身的要求,確認PU的密度和用量的多少。然后按比例將PU的兩個組成部分聚醚多元醇和異氰酸酯輸入到高壓發泡機,在高壓發泡機上產生高壓混合,兩種資料敏捷充沛混合反應組成PU,再當即打針到已清洗好了的模具里,這個進程一般有必要于10多秒鐘內完結。
3、合模。打針完后,即合上模具。讓PU進行發泡熟化,這個進程需求10-20分鐘左右。制品越厚越在需求時刻越長,才干確保徹底熟化。
4、取模。熟化后,就可開模取出PU制品。然后清模預備下一次打針。
5、洗蠟。因為在打針之前在模具上涂了一層便于取模的脫模劑,產品取出后免不了殘留一些脫模劑,而這種脫模劑會影響產品涂裝的附著力,因而就需求一個根除的進程,這個進程叫做洗蠟。便是放在一個有二氯甲烷或三氯乙烯化學劑的蒸汽槽里,將制品的脫模劑蒸洗掉?;蚩捎帽人⑾吹粝?。
6、砂修。PU制品出來后,存在著邊皮、針孔或凹凸不平等缺陷,需求最后一個砂修工序,使制品更光順平整;另一方面要進行修補,將制品的邊角凹凸不平部位進行細心地修補抵達產品的標準。PU制品的整個出產進程,一般只需30-40分鐘左右,小部件的產品需求的時刻更短。這充沛體現了高效和周期短的特色。
7、底涂處理 一般家具產品的凈色涂裝工藝有4-5個工序,而PU制品因為表面出色的光滑度、平整度和硬皮密度高,一般只需2-3個工序即抵達產品所需求的亮光。但在涂裝進程中得注意一個方面,因為PU是由兩種資料在高壓下混合反應而成,在放熱進程中會產生一些氣泡,有極少部分滯留在產品的表面而構成氣孔。一方面需求修補使其平整光滑;另一方面需噴涂PU底漆,掩蓋填平微孔同時也增加附著力,之后的程序就像其他家具產品一樣對其進行噴涂處理。
五:PU家具部件的質量標準:①.密度250---400Kg/m3②表面硬度30-50③不變形、開裂、開裂④無白線、針孔、砂穿、油污、粗糙,表面光滑平順,無凹凸不平現象。⑤附著力好,無脫漆現象。⑥木紋明顯、深淺適度,堅持原木材或規劃的藝術風格和效果。⑦內埋木結實且方位要準確,選用硬木進步持針力。⑧標準差錯為±1.5m/m,或許客戶容許的范圍。
六:PU發泡和波麗樹脂的差異
PU硬泡和波麗樹脂的差異
PU硬泡 (聚氨酯): 靠近木材,制作凌亂,不易縮短、變形,運用于大件,簡略花費。
Polyurethane:質輕、皮硬,內松,本錢高 、裂開,易脫漆的本錢比PE低,雙組份 250-400kg/m3,周期長,紋路傳神。
Poly樹脂(Polyester):制作簡略,易變形,縮短,運用任何形狀的部件、 能空心制作。
不飽和樹脂:靠近石頭,皮硬, 本錢低,花形立體強,本錢可比Pu低,三組份,質重,內外均勻,周期短,紋路不明晰,密度約1400kg/m3,不易脫漆,運用小部件,空心部件。
七:開發時應注意事項:
1.開模前要確認客戶是否贊同用PU部件替代實木等。
2. 確認涂裝效果要求如何、選用何種木材做母模。一般分為無需木紋及有木紋兩大種,有木紋一般選用木紋較明顯的材質如水曲柳、橡膠木、柳桉等。這樣開模出來的產品紋路效果較好,當然裂紋,皮紋,錘紋效果也可做出。
3.母模標準要擴大0.4%左右,且重要標準要提出公役要求,若是結構性部件,要考慮內埋木或鋼筋加強,要考慮連接的當地需能埋木塊,且要注明準確方位?!?/span>
4.因開PU模時兩邊要有2-4%斜度,要考慮是否影響裝配組立,若圓柱形或繁雜的部件需求多個面開啟,會構成產品上出現多個合模線,要考慮這種較寬合模線涂裝后客戶是否承受。
5.考慮本錢方面:因PU模具本錢高1000-8000元不等,前期投入大,一般是托付方支付模具,故若量不多,則要仔細考慮模費高本錢的攤入。需托付開模部件有如下幾個要求: A.數量大; B.需很多人工雕刻或機械加工難度大,安全事故隱患多的部件;C.彎木難做的;D.拼接時易開裂(一般直線條的、簡略的都不開模)。若符合上述要求做PU部件本錢可降10%--40%6:可用PU發泡替代的家具及裝修配件有:鏡框、床頭尾屏、頂冠、立水、線條、餐臺中柱、沙發配件、飾花,裝修線,吊燈罩,工藝品,花盆等。
6.為使標準標準及產品完善,最好欲開模部件選用精切加工,因為PU注塑時受環境及操作影響較大,成型后標準有較大差錯,需憑仗機械加工來完善及標準化。但規劃時最好預留毛料標準,且有精切的基準面(靠山面要平整筆直),而有弧度對接(立水)的要選用一段直線拼接。
8:開模時刻3-10天。
9:PU容貌做出后,確認要及時準確,且提出詳細表面砂修要求。
八:運用進程中應注意事項:
1.防止再污染,PU部件白坯上線前需求用丙酮刷洗,涼干后才噴漆。最好用附著力及有必定耐性的 PU底漆(Bose caot)來噴涂,用噴涂PU底漆能減少殘留蠟引起的脫漆現象。但噴了PU漆后48小時就需求噴NC。當然有的廠家也用NC架橋漆來增加附著力,但其掩蓋力差點。
2.因PU出產時側面及底部有氣泡及不平整的當地,可能有砂穿現象,或許是脫膜線部位有砂穿,要用PU底掩蓋好,否則用格麗斯會出現“吃黑”現象。
3.PU部件有必定可塑性,出產及運輸進程必定要堆放規整、不重壓、曝曬、也要輕拿免碰,防止出現撞傷、壓傷等現象。
4.若立水等組立時,選用A/B膠或專用PU膠黏結,截面黏結效果會更好。
5.包裝方面也要有所加強,的確保護好。
6.出產周期一般為12-20天,預先下單讓PU件打針后有充沛后熟化進程,質量會穩定些。特別是貼金箔的工藝品或鏡框部件更加重要。